柏杨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一品句子

柏杨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一品句子

【低头就能捡到金子】

应该忍耐的时候,必须忍耐,才是负责态度。

【——柏杨《形势比人强》】

忍耐,是一种强劲的守势,也是一种隐藏的攻势。
但凡能忍的人,无一不具备成为最高领导的潜质。
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说的是忍耐;“大人不计小人过”说的是忍耐;“好汉不吃眼前亏”说的也是忍耐;“扮猪吃虎”说的还是忍耐。

忍耐这个词可以说作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
柏杨先生的智慧告诉我们:当你寄人篱下的时候,如果不用这两个字给自己加个“定身术”,说不准早已和亲友翻脸成仇。
这可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一时的莽撞让你既磨炼不了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的气度,又可能饥寒将近沦落街头;或许图了一时的爽快却换来可悲的境遇,真的不太值得。

清,金兰生《格言联璧·存养》中说:“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,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。”

谁不想功成名就,谁不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?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,成大业的却不多,究其原因,方方面面的主客观因素都有。
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,有下载难逢的机遇,也要有智商、文化、有修养等。
但其中,“忍”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。

孔子曰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
也就是说想成大业、干大事,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。
对于有理想、有抱负,想为国家、为民族干一番大事业的人,这完全是必要的。

将忍耐化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智慧,“忍”功的修炼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。

第一,吃亏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人们通常总是非常害怕吃亏,把这看成是人生第一大倒霉事。
究竟什么是“吃亏”呢?究其根底,无非是个人的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。
于是,一旦感到自己吃了亏,便慌张起来,赶紧采取什么补救措施,力求把受损的利益补回来。
而这一慌,便非常容易出乱,一出乱,灾难随之来矣。
因此,“吃亏而不慌”也是“忍”的一种常见的形式。

在这种形式巾,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“不慌”。
吃亏是经常的事,而且你并不知道它会从哪些方面人手偷袭你。
就一般人而言,吃了亏,心里总是不好受的,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失落感,这是不奇怪的,在心里也不必一定要阿Q式地自我解脱。
关键在于不能为此而慌张起来,急于要把损失夺回来、补上去。
“忍”就是“忍”在这里。
必须看到,自己吃了亏,实际上也是得了一个教训,学聪明了一点,为人生交了一次“学费”,以后,便可以在生活中更机警、更聪明一些。
如果急于想要去做就事论事的补救,可能会略有微薄的效益,但却常常是丢了西瓜,捡了芝麻。

其实,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自己认为是吃了亏了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切不可事事过于功利。
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。
多想一想,先别慌,“忍”下来,总归是有好处的。

第二,上一回当不必非要把自己气死不可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通常把误信了某人的话、某件事、某个消息,而采取了错误的决策,作出了错误的判断,实施了错误的行动,而导致某种不利的结果,称之为“上当”。

很多人一旦“上当”之后,往往恼羞成怒,一味地指责那些促成自己上当的当事者。
这显然是不理智的。
“上当”就“上当”,这是“忍”的又一种形式。
既然已经上了当,又怎么办呢?你接受不接受,这一事实是存在的。
会“忍”的人往往采取某种比较机智的做法,既然已经上当了,就心平气和地认可它,并加以幽默地化解,用某种调侃般的语言进行自我解嘲。

在这种“忍”的形式中,上当而不上火是精髓所在。
它表明了人们接受某种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坦诚心态,有了这样一种心态,便很容易把这种上当的事看成不足挂齿的琐事,以至于将它作为一种笑料丰富自己的生活。
很显然,在已经上当的情况下,你就是把有关的当事人大骂一通,对自己也无济于事。
既然如此,又何必呢?

第三,有容人之过的度量。
所谓“容过”,就是容许别人犯错误,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。
不要因为某人一有某种过失,便看不起他,或从此以某种眼光去看待对方,“一过定终身”。
这也是一种“忍”的形式。
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谁都可能犯错误。
这样一般而论,可能比较容易。
而“容过”讲的则是这样一种“过”,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,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。
例如,下属有了过错,合作者有了过错,或者是家人有了什么过错,等等。
在这种情况下,能否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“过”,当然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。
“容过”这种忍就是要压制或克服自己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,尽管自己心里并不痛快,感到懊丧,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,考虑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,在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想法。
当然,这里需要“容”、需要“忍”的是对于当事人本人,而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清楚,该批评的必须批评。

由此可见,“容过”这种“忍”的形式主要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宽厚、宽恕的人格。
很显然,能够“容过”的人,往往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、良好的群众基础。
同时,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许和认可。

第四,切勿迁怒于人。
有时,人们可能在某一特定场合中出于一定的原因暂时地“忍”下来了。
可是,人们往往还是压不住心头之火。
于是,便随意地找一个对象加以发泄。
这便叫做“迁怒”。
而“戒迁怒”也是“忍”的一种必要的形式。

能否真正做到“戒迁怒”,是衡量一个人真“忍”还是假“忍”的重要标准。
有些人在工作中不顺、受了委屈、出了纰漏,便回家找自己的太太、孩子撒气。
这无疑是缺乏修养的表现,而且害人又害己。
“戒迁怒”则正是要防止和杜绝这一类现象。
曾经有人这样认为,有气憋在肚子里,对身心健康不利。
此话当然是有道理的。
有气可以向一些适当的对象发泄,但是,绝不能随便发泄。
从心理学上讲,这种迁怒的主要原因常常是由于自己心里一时拐不过弯来,又无法转移自己的内在注意力所致。
“戒迁怒”便是希望人们在心里堵着一团火的时候,尽快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兴奋点。
这样,便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解脱自己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当这样一种“气”使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时,或者说被用于某种有益的工作时,它往往会产生一种更好的效果。

忍耐之树上总是会不经意地掉下许多甜果子来的。
如果你愿意,尽可以让自己俯下身子去捡——只不过是略低了低头,便得到了若干好处,为什么不去做呢?

【同化敌人阵营】

对于敌人,最上等的策略是消灭他。
如果不能,便应该包容。

【——柏杨《英雄不牢记小仇》】

受降,包容,非大将不能有其气度,非仁者不能有其胸怀。

秦将白起这辈子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杀降。

柏杨先生是用十分痛心的语气来转述白起事件的。

公元前260年,秦国大军围攻上党,赵军已多日没有粮食供应,官兵们饥饿难忍,在营垒里互相谋杀吞食。
秦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,而且不断挑战。
赵军统帅赵括遴选精锐,组成四队,同时向四面冲杀。
秦军阵地防卫森严,坚固得好像铜墙铁壁,赵军反复冲杀四五次,死伤遍地,仍不能丝毫动摇秦军。
赵括决心孤注一掷,以统帅身份亲自率领大军,发动最凶猛惨烈的一次突围。
然而秦军拒绝肉搏,只以强弓对付,箭如雨下,赵括中箭而死。

统帅阵亡,赵军顿时崩溃,四十余万疲惫的官兵向秦军投降。
他们正在庆幸终于逃出浩劫,想不到更悲惨的浩劫还在后面。
秦军统帅白起说:“秦国已占领上党,上党人却归顺赵国。
赵国军队一向强悍,绝不会甘心当俘虏,如果不当机立断,将来可能发生大乱。”
于是使用诈术,先使赵军安心,然后全部坑杀,只留下年轻军官二百余人,放回赵国,使他们报道凶信。
这次战役,秦国获空前胜利,前后总共杀四十五万人,赵国野战军主力全灭,全国震恐。

任何一个具有高贵心灵的将领,都绝不杀降。
俗云:“杀降者不祥。”

杀降的功效是立竿见影的,但杀降造成的伤害却长久不愈。
国家、社会,甚至全国人民的道德品质,都要为杀降付出代价。
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准许杀降的政府付得起这种代价。
秦始皇统一天下仅十五年而亡,不能说与白起坑杀赵卒的暴行没有一定的联系。

这就是血的教训,也是毁灭敌人使自己受损的最有力的证明。

所以我们要去欢迎敌人,诚心地接受他们,还有他们的智慧或缺点。

与敌人握手言和,绝对不会是两败俱伤,只会出现双赢的结果。
并且,因为你宽恕的善行,人们会为你广树口碑。

如果你是个创业者,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这样一条真理:尽收天下英雄,物尽其用。
收而不用,会引起人才的反感和逃离;用而不竭,会引起人才的愤懑和怨恨,不止逃离,还会掉过头来咬你一大口。
柏杨先生举了个再明白不过的例子来说明了这一点。

公孙鞅,是卫国国君庶子的孙儿,法家学派巨子,在魏国宰相府充当一名职员。
宰相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,正准备推荐,却染病在床。
魏国国君前往探病,十分悲痛地说:“人,天寿有命,谁能不死?然而你大去之后,国家大事,我跟谁磋商?”公叔痤说:“我的随从官公孙鞅年纪虽轻,却胸有奇才,盼望你信任他,把国家交给他治理。”
国君大吃一惊。
公叔痤接着说:“如果你不能用他,那么请马上把他杀掉,别叫他离境,否则他投奔别的国家,魏国必有后患。”
国君又是一惊,支吾几句,起身告辞。

公叔痤立即把公孙鞅找来,据实相告,劝他逃走。
公孙鞅说:“国君既不能听你的话用我,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?”国君出了相府,对左右说:“宰相语无伦次,一会儿叫我用公孙鞅当宰相,一会儿又叫我把公孙鞅杀掉,他自己都不晓得他在说什么。”
公孙鞅遂投奔秦国,受到重用。
公元前340年,公孙鞅率秦军攻击魏国,生擒魏军统帅魏印,魏军溃败。
魏国国君心胆俱裂,请求和解,并把首府迁到大梁,叹息说:“我恨不听公叔痤的话!”

人在大失败之后,关键性的往事常会在脑海升起。
魏国国君的叹息,内容不明,可能是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重用公孙鞅,但也更可能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杀了公孙鞅。
历史上这种叹息,不绝如缕,显示错误的决策必然付出错误决策的代价。

后来柏杨先生又说“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,而政府领导人又决定人才的命运”,一个人若想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,就应该做到化敌为友,竭他人之所长而用。

【在低调中航行】

问题是,暴力对抗暴政之后,留下的却是更大的暴政,需要更大的暴力,才能再把它推翻。
暴力复暴政,循环不息。

【——柏杨白话版《资治通鉴·河阴屠杀·五二八年戊申》】

西谚有云“以血还血,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”。
中国也有类似的智慧“以牙还牙”,“血债要由血来偿”。
于是在历史上,演出了若干复仇屠城的好戏。

的确,人处在社会中,不能排除周围怀有敌意的人。
因为原则和利益,以及其他各种很偶然的原因,人会时时处处受到不友善甚至敌对势力的攻击和算计。
如果一个人对此太介意,他便有可能在人群中一分钟也过不下去;如果一个人对此时时处处还击,他便有可能一年中没有一天不处在争战之中。
这其实是不必要的,也是不合算和非理智的。
因此,人没有必要和对手采取一致的方式或站在对等的层次上,他攻击,你还击;而要化解敌意,就要力求低调和策略地来对待敌意。
这样,既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,也显得比对方思想层次高和富于智谋,更重要的是,减少了自己不必要的时间支出、精力支出和其他可能的损失。
在人生中,让自己保持一种豁达、开朗、轻松的心态,不亦美好!

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,他们锐气旺盛、锋芒毕露,处事则不留余地,待人则咄咄逼人,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,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,结果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。

用开阔的胸怀去低调对待敌意,不激烈还击,不和对方顶牛,这是要避免“敌意”的升级。
你和对方顶牛,激烈还击,对方又会更强劲地回应,斗争便会白热化,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。
这样,有限的敌意无限化了,小的灾祸变大了,尤其在非原则、非利益的偶然敌意的情况下,这种结果就太没有必要了。
物理学原理表明,作用力有多大,反作用力也就有多大。
对抗也是如此,你有多么激烈,对方也会多么激烈,甚至更激烈。

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,也不是归结点。

在每个人心中,都要有这样一个概念:宽容、忍耐并不是胆小怕事、逃跑和不顾己方的原则和尊严,而是要避免把自己卷入更大的灾祸中。
只要对方的攻击对自己不造成根本性的、致命的灾害,就没有必要过激反应。
只要把对方的攻击控制在非根本性的皮毛性的范围以内,就可以低调对待它们,不把它们当做大不了的事情。
单方面的不对抗和放弃对抗,让对方失去战斗对象和对立面,这也能从根本上消解对方的斗争意志,让他们的攻击之矛找不到进攻的地方。
这也会降服对方。
这比真刀真枪地和他们对着干,更具有智慧性的快感。
再说,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,敌意的产生并不会完全没有原因,我们要虚心待人,努力发现敌意的原因,把敌意消灭在它的起点或根本不让它存在,这难道不是种更值得赞赏的智慧吗?

其实,对待怒气冲冲向你飞奔过来的疯狂的敌人,你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,一块豆腐,他撞过来只听“咚”的一声,自己先被震个头晕目眩。

而你呢,既不痛也不痒,还能瞧着他在一边发傻发呆,丈二高和尚摸不着头脑,岂不很痛快?

以低调去对待恶意,用宽容去对待敌人,世界将一片大好升平。

【防患于未然】

说得明白并不就是真正明白,理智明白并不保证他一定有能力实践他的理智判断,观察一个人,绝对不要只听他说什么,还要了解他想什么和看他做什么。

【假如机会只叩一次门】

刘备的话,含有至理,不应为失去一个机会懊丧,而应把懊丧化作为量,等待第二个机会再来时,立刻抓住。
问题是,人的生命有限,幸运之神往往敲门一次,只要稍稍犹豫,她便转往别家,永不再返。

——柏杨白话版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·二。
七年丁亥》机会其实永远都不曾远离你身边一步,你之所以没有发现它,只是因你从来都没有专心地去寻找。

命运是公正的,他不会偏向任何一个人。
如果现在你还在蒙昧中沉浮,回想一下,当初太阳笑吟吟地向你张开双臂的时候,你是否不屑地翻过身去继续做蝴蝶美梦呢?当初月亮含情脉脉地为你披上银纱的时候,你是否一把掀开继续和朋友们花天酒地呢?当初星星俏生生地向你抛媚眼的时候,你是否假装看不见地继续玩物丧志呢?

机会不是从不光临,而是回回被你拒之门外。
如果与一次机会失之交臂,尚有翻然悔悟化悲痛为力量的可能。
假如机会只叩门一次,又当如何呢?

柏杨先生借故事来启发我们:“曹操北伐乌桓部落(河北省北部)时,刘备建议荆州全权州长(牧)刘表袭击首都许县(河南省许昌市东),刘表不能接受。
等到曹操凯旋班师,刘表对刘备说:‘没有听你的话,失掉了这个大好机会。
’刘备说:‘天下四分五裂,每天都有战争,大好机会多的是,岂会不再?如果能抓住下一·次的大好机会,则这一次的失误,也没有关系。
…(柏杨白话版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·二。
七年丁亥》)问题是,假如机会只有·次呢?

《易经》上有智慧云:“知至至之,可与几也,知终终之,可与存义也。
是故居L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,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
)’’这里是说,人最高的智能要做到对自己、对人、对事,知道机会到了,要把握机会,应该做的就做。

有四样东西一去不返:说过的话、泼出的水、虚度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。

利用的机会越多,创造的新机会就越多。

面对机遇,我们该怎么做呢?有的人是主动寻找机会,他决不会错失良机;有的人则不能做出准确判断,总觉得机会多,错过一次没什么,结果一次又一次错失良机,还有的人整天只知道坐在家里想入非非,没有实际的行动。
要知道,机会只会降临那些有准备、会把握机会的人头上。
因为他们知道,抓住眼前的机会是最关键的。

机会是很多的,但把握住眼前的机会才是最实在的。

成功有很多种因素。
不仅靠聪明,还要有机遇。
聪明能干是必备条件,机遇也是很多人强调的。
成功者谦虚地说自己幸运,失败者不服气地诉说机遇不公。
机遇到底是怎么回事?机遇是均等的,关键是你怎么把握住它。
你可以利用机遇,不可拥有机遇。

“智者无悔”、“勇者无限”,当机遇来在你面前,你是否有智能识别,有勇气面对它呢?你是否是一个有准备的人?一个勇者的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关键。
有自信和自我感觉良好,才不会错过良机。

一位哲人说:人生是一场战斗。
在人生的战斗中,总是与坎坷相伴,追求也常有痛苦相随。
生活中的弱者,面对困难和挫折,犹豫了,害怕了,“认命”了,往住在紧要关头败下阵来。
强者的行为不同,他们认定一个目标,义无反顾,追求比心更高的山,所以,他们能够不断臻于新的人生境界,欣赏到新的人生风景。

这其中,既有辛勤的汗水灌溉,坚强意志的支持,又有命运的垂青,机遇的光顾。
四种因素,缺一不可。

假如机会只叩一次门,你恰好在家,请一定珍惜和爱惜它。

【长久需要什么智慧】

一个没有智慧去和睦团结的民族,只有在血泊中消失。

【——柏杨《匈奴内乱》】

国,崇尚“以和为贵”;家,信奉“家和万事兴”;商,推崇“和气生财”。
看来,一个笔画不多的“和”字,就已浓缩了治国、齐家、平天下的智慧精华。

所以,只用一个“和”字来涂画历史和自己的江山,来说明一些看似异常抽象的问题足够了。

柏杨先生曾说:“我们家乡有句俗话日:‘锅砸了大家吃不成’。
盖盼望有权势的人谦让一点,化戾气为祥和,别因小失大。”
是啊,有一个“和”字当头,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有冷静解决的可能,而且一定不会因小失大,这是多么动人的智慧!

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疾风怒雨,禽鸟戚戚;霁日风光,草木欣欣。

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,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。”
译成现代人说的话,就是说疾风暴雨会使飞鸟走兽都感到哀婉悲伤;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都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。
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都可以看到人间不能够一天没有祥和安宁的气氛,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欣喜乐观的心情。

明朝陆绍珩《醉古堂》中说得好:径路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;滋味浓时,减三分让人嗜。
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。
《醉古堂》还讲:处事不可不斩截,存心不可不宽舒,待己不可不严明,与人不可不和气。
意思是处理事情不可不斩钉截铁,存心不可不宽大舒缓,对待自己不可不严格要求,与人相处不可不和气。

有人说:“一个中国人是龙,一群中国人是虫。”
究其原因,乃中国人好窝里斗,不团结,集体战斗力不强。

不和,必乱,乱则狂,则凶暴,则杀伐,则会葬送别人和自己。

人生,无论成就大事小事,还是以“和”为上,攻为下,兵不血刃方显成功的大智慧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